平利县八仙镇松树庙村的杨飞,由于手部残疾2017年被建档立卡成为贫困户。1988年的他,在县政府的鼓励下,2017至2019年先后参加了西北大学社区学院电商应用技术、电商专题知识及电商扶贫、电商创业等培训班。目前,依托电商平台,杨飞主营腊肉、块块糖、层层糖、魔芋干等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利润逾10万元。
杨飞98%的货源都来自于跟他一样的贫困户家庭,合作的12家腊肉产品,仅2018年,最高记录一户销售额达到9万元。正在计划购入一辆小轿车的杨飞说,“走上电商这条路,我很感激西北大学的帮助,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也能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免费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2017年6月,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挂牌成立,作为学校“321”脱贫帮扶工程的重要抓手,平利社区学院致力扶贫培训和县情研究,促进高校科教资源与帮扶地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助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和帮扶地区产业发展。
三年来,平利社区学院已组织14个项目54期培训班,免费培训当地人员2380人,其中贫困人口1706人,占比71.7%。经过培训,鼓励一批贫困户从事电商行业,电商的发展推动了平利县农产品外销,农产品网销额突破2亿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增收脱贫。
贫困人口学费全免,吃住全包。除了大规模集中培训,学院后期还有跟踪回访,保证学员的学习效率。
平利社区学院由西北大学与平利县共建,双方组成共建管理班子,较好地集合了高校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并充分对接平利县扶贫、农林、科技、教育、商务等部门对扶贫培训的现实需求,实现“精准施策、精准落地”,有效地整合了双方的人、财、物资源。器材、教材、课程实施由西北大学负责,学校市场营销、蜂产品、食品科学、化学化工等方面的专家教授不仅常常到平利社区学院讲授课程,还受聘平利县产业顾问,经常性开展讲座报告和座谈交流,开发实用新型专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咨询建议。针对社区学院的电商创业培训,西北大学提供了完备的师资力量,“西北大学的老师通过思想概念的讲解,在实操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方向性的指引,带领我们有效地规避了很多问题。”学员杨飞说道。
社区学院从2015年发展至今,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员,学生学成后返回来带动学院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特产、养殖等方面。进入2017年,除了在县里做培训,还要对农户进行意识引导,进入村子里进行知识普及培训,除此之外,还进行分级培训。
习得一技之长,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助力
广佛镇秋河村的贫困户潘世维, 2017年10月参加电商培训班结业后,2018年5月参加电商创业培训并成功注册营业执照。开始采用微信、微店、淘宝店铺多样化电商销售。主营鲜竹笋、干竹笋、腊肉、野生蜂蜜等。2018年4月26日从线上销售发展扩大到线下实体店店铺销售,现月销售总额两万以上。
开始对电商一点都不懂的他,看到朋友去社区学院进行学习,自己便也开始接触,“既能做生意,又能融入自己的想法,还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真的很感谢西北大学的帮助,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潘世维说道。
平利县老县镇凤桥村的贫困户邹定勇出生于1989年,因先天性腿疾和身材矮小,生活上还需要依靠年近六旬的父母照顾。2018年,在村干部的积极动员下,他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免费农村电商技术培训班,从这里开始,邹定勇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学习,他懂得了电商的运营,从基础的处理图片、拟定文案、上传操作、客户沟通,邹定勇一点点累积自己的经验。
2018年年底,邹定勇从镇政府农村淘宝服务中心赊了货物,开起了农村淘宝服务站。进入他的线下店铺,只见30平米的货架上挤满了富硒大米、土蜂蜜、菜籽油、腊肉干等当地特色产品,目前他的客户已经拓展到全国各地。
即使如此,邹定勇仍旧没有安于现状,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他还学习拍摄抖音推广产品,现在的他,不仅能够熟练处理图片,复杂的视频剪辑对他来讲也是不在话下。“我得抓紧学技术,有了一技之长,稳定脱贫才能更有希望。”邹定勇自信地说。
除了技术支持,西北大学每年还会举办多次“年货节”及平利特色农产品展销,消费扶贫的理念,引领了全省高校扶贫的风气之先。
利用高校优质专家队伍和丰富科教资源的优势,抓好了扶贫培训,牵住了教育扶贫的“牛鼻子”,西北大学与平利县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扶贫道路。
(文/西北大学 魏梦鸽 图/袁添羽 郝扶林)
链接:
凤凰网陕西:http://sn.ifeng.com/a/20190729/7634265_0.shtml
新浪陕西教育频道:
https://sx.sina.cn/edu/2019-07-30/detail-ihytcerm7360915.d.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