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赵立凡)5月15日,第二届“长安画派”与丝绸之路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王西京赴法作品西北大学汇报展暨西北大学王西京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西北大学举行。陕西省原副省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白阿莹,陕西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理,巴黎秋季沙龙总顾问安东,陕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贺晋东,香港文联主席、泰国音乐学院院长王胜利,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等同海内外艺术家、学者、西北大学师生代表、媒体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王西京,陕西省美协主席、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法国秋季沙龙主席谢尔维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作纽主持开幕式。
长安画派是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一个以赵望云、石鲁等人为代表的西安美术团体,在北京等地组织了一次巡回展,他们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一反清末,民国年间中国画坛摹古不化之风,大胆走向生活,大量写生创作,为中国画注入了新感觉,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被称之为“长安画派”。其成员还有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李梓盛。
郭立宏介绍了西北大学在“长安画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等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创新成果。郭立宏表示,学校将以成立西北大学王西京艺术研究院为契机,整合文化资源、深化文化育人,推动学校艺术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以扎实行动真正服务陕西文化繁荣发展。
谢尔维亚在讲话中表示,王西京的画作不仅代表了“长安画派”,更是受到整个世界的关注,也是中法艺术交流的先驱者。王西京以色彩、线条突出的艺术画作让中国的艺术走向世界。陕西省美协主席、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在发言中表示,此次研讨会和作品展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和进一步加深中法两国艺术家的情谊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
“这次展览的作品,既区别于东方,也区别于西方,更区别于我自己以往的作品,我希望展览能够给观众带来学术及精神层面的启示,这是此次展览的一个初衷。”王西京说,“近年来,我担任西北大学外聘教授,亲历了学校在创新教育机制、推进教学改革、广纳人才、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此次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份极为真诚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促使我为陕西的美术事业,多做一些事情。希望在有生之年,尽力和西大的老师同学们,共同去追寻明天美好的梦想,构建我们的精神花园。”
“在现代美术史上,长安画派是新时代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和选择的必然结果。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具体解决传统艺术形式与时代相结合的特点。它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经验。它的贡献之一就是它的社会主义革命内容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的有机融合,这是它对新中国画的创新性发展。”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屈健表示,长安画派的先驱者自40年代就生活在陕西,并从事艺术创作。他们的绘画题材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多描绘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其中尤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创作手法上,他们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以巧妙的构思和苍厚质朴的笔墨,表现浑朴苍茫的西北风光,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产生了极大反响。他们喊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口号,把长安画派的壮大、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度,在那个时代较好地解决了绘画艺术画什么和为谁画的问题,打破了文人画的历史局限,给传统的人文绘画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证明了传统绘画在新时代表现生活和直抒心灵的可能性,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路向。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专家共同参观了“王西京赴法作品西北大学汇报展”。本次展览以王西京连续三年在法国秋季艺术沙龙参展的作品为主,展出了以表现“一带一路”为主题,历时8年创作的40余幅经典作品。
在随后的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文化交流视阈下的王西京新时代艺术创作与长安精神”“中法文化交流与艺术人才培养”“长安画派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丝绸之路艺术文化与跨学科研究”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研讨,为推动新时代艺术理论与创作、中外艺术交流汇集智慧。
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学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省中国画学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北大学博物馆共同承办。此次展览时间从5月15日持续至5月25日,将在西北大学博物馆持续展出。
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1905/t20190516_4896817.shtml
http://www.baokanhuicui.com/2019/0515/315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