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的逻辑、理论贡献与展望
发布时间:12-11-29      点击: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的逻辑、理论贡献与展望
                       任保平 刚翠翠
            
摘  要: 在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的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土化与强国富民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化的经济思想,这些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经济改造——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贡献。从这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党的经济思想在未来发展中思想基础更加综合化,思想主张更加科学化,思想主线更加和谐化,思想目标更加民生化,思想内容更加体系化,思想方式更加深刻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 基本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本土化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建设年代、前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种丰富的经济思想,以此指导了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带领着中国走向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因此,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理论贡献和发展趋势,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中,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土化为主线,实践上以强国富民为主线,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经济改造——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1. 革命战争年代的经济改造: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出发点
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如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状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就成为了当时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并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中国的现状,探讨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造问题。
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在经济方面主张“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党纲,凝聚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近代社会探索的成果。它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要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愿望。革命战争年代,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出发点。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独立地探索如何领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的理论争执和探索以及参与中国思想界的论战,创立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力图把握中国社会经济特点、性质以及中国革命的特点,进而在理论上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革命理论,确立了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革命道路。
2 .经济建设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制度最终取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制度。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备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
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恢复国民经济的行动纲领和战略策略方针,对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证我国稳步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共八大的召开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做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在经济建设年代的经济思想中,八大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十一界三中全会恢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从党的“八大”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才真正开始得以顺利转移。这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核心。至此,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正不断壮大和完善中。
3 .改革开放时代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对于经济发展的探索进入新阶段的历史起点,伴随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及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端正,中国共产党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健康轨道,逐步构建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创新的起点。随后在实践上,依据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施改革开放,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施革命性的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改革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打破原有的封闭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对外开放的实施,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对外开放度;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开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向集约型、内涵型和效益型的转变。
邓小平在南方的重要谈话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渐深化、成熟和完善。从邓小平明确概括“三个有利于”到20世纪末期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进一步打破了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上长期存在的“公与私”、“社与资”等名分之争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传统思想方式。经济理论探索进一步确立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取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空间。
4 .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科学发展: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归宿
中国共产党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背景下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和现代化道路探索并取得重大成果。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提出了新世纪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些在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逻辑的归宿。它不但意味着党的思想科学化,而且意味着党把中国的发展导入科学的轨道,带领着中国人民一起走向发展的新平台,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继续努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的理论贡献
    经过90年的长期积累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国情出发,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贡献:
1. 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以李大钊等人为首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对未来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要想谋求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造,就必须改造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代替现存的经济制度。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强调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要先灭资本界所有制,归社会公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最早的思想。此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工农运动、土地革命的思想就是以这个基本思想为基础的。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基本经济制度思想方面提出了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把所有非公有制经济全部消灭,甚至把农民的自留地也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一大二公三纯”使所有制形式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觉悟程度,导致生产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二大”慢慢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十四大”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到了“十五大”,我党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既摈弃了过去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又坚持了公有经济的基础地位;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强调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的结合。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促进公有制为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或者说在结合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属性。同时,把非公有制的地位从原来的“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从基本制度之外融入到基本制度之内,并明确了其至少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就为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高度肯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生产思想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以后,在生产方面提出了以农业立国的思想,从党的“一大”到“四大”,生产思想都集中在农民问题上,把耕地农有作为一个基本目标,进行土地革命,发展生产。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4]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十分重视生产发展问题,把发展生产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中心环节。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制定了农业第一,工业自给的根据地产业结构安排[5]。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针对过渡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特点,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两大任务: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五计划时期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其他的生产思想。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经验,从中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极大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的认识。这一观点,深刻表达了现代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强调了科技在生产力要素中的首要地位,是决定和影响其他因素发展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客观得到不断全面加强的结果,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生产力这一基本理论更加深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六大报告提出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看成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3 .交换思想的理论贡献
革命战争年代党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于经济制度思想与生产思想方面,交换思想主要体现在根据地的商业方面,提出了建立专门机构与白区进行贸易。提出了建立合作社商业的思想与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是把工商业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发展工商业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我国的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只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 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 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 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又朝着市场导向型的经济体制迈出了一大步。这一表述已经非常接近市场经济的总体轮廓了,为理论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和改革的目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所做的报告中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点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4 .分配思想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分配思想也是从新中国开始以后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分配制度是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和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初步形成、逐渐固化的,这一阶段的分配制度的特点是平均主义泛滥,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整个社会的普遍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调整分配制度,逐渐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制度的改变有效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党在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基本分配制度。在这里,“劳动”和“生产要素”是分开的。而“十六大”将“劳动”归入“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行列,并提出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这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可以说党在分配制度上的理论贡献为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坚实的保障。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5 .消费思想的理论贡献
与分配思想一样,当的分配思想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形成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当的分配思想主要集中在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否定了“重积累轻消费”,提出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对这一关系的处理必须让二者协调全面发展,反对片面的观点。如果片面强调积累,结果会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片面强调消费,又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只有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结构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又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在既反对超前消费又否定滞后消费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双赢的可持续消费。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公平和公正消费。可持续消费不是介于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消费过度之间的一种折中调和,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原则,即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当代全球的每一个人,对于当代与后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应由于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费(即代内公平),当代人不应该由于本代人的消费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即代际公平)。否则,没有相对公平、相对公正消费的社会犹如一艘航行中倾斜的轮船,同样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可持续消费对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反对过分节俭,只满足温饱而忽视消费的“发展性”;又要反对奢侈消费,特别是反对不加节制地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生态环境制约,忽视社会公正制约,即忽视消费的“可持续性”。
6 .宏观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
宏观经济思想主要是关于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曾经提出革命根据地的产业机构安排的方针,把农业作为根据地的第一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工业的思想。同时提出了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财政分配、建立根据地金融系统的思想。完整系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宏观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表现在:
(1)新中国初期建立的综合平衡理论
社会化大生产内在地要求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总量均衡是结构均衡的重要条件,只有总量均衡,才有可能对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实现结构均衡。但没有结构的均衡,即使存在总量均衡,社会总产品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当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同时得到实现。所以,要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就需要一个社会经济的管理中心——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总体规划、管理和调控。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要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平衡关系去制约建设规模,防止发生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即从农业发展速度出发制约总的建设规模,用财政平衡和信贷平衡从价值形态上制约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分配,防止积累和消费的总额超过国民收入,防止发生财政赤字,用物资的供求平衡从实物形态上制约建设的冒进和社会购买力不适当地增长,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综合平衡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但其核心是坚持财政、信贷和物资的三大平衡。
(2)改革开放时期代宏观调控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了重新审视,其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为宏观调控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把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的条件下,加强和完善国家调控,形成了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3)21世纪强调统筹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 “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7 .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贡献
当对外开放思想也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对外思想主要是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对外思想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和正确对待外国援助方面,提出了把接收外国援助和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贡献的对外开放思想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1)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以发展壮大自己。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总体来说,邓小平同志的真知灼见,奠定了制订基本国策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政策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写进了全会《决定》,党的“十三大”则把坚持改革、开放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之一。到了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抓住了该时期我国经济总体的特征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理念,这标志着我国从政策性的对外开放向体制性的对外开放转变,这既是对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进行的总结,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有关对外开放的思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意味着不但要发展对外贸易,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不但要成功“引进来”,还要顺利“走出去”,并形成自身新优势;不但要沿海开放,也要开放内地和沿边;不但努力推动WTO多边自由化进程,也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紧抓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2)引进外资理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把利用外资视为禁区。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过相对开放的时期,也只是面向社会主义阵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邓小平同志关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也在与传统观念和计划体制的冲突和撞击中逐步确立。他认为,举办“三资”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外国的资金。但是他更重视加强国际交往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6]。
三、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未来展望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其经济思想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为主线而形成。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经济思想可以发现,未来党的经济思想的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趋势:
     1. 思想基础更加综合化。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主体,不断吸收古今中外的经济思想,形成了综合化的理论基础。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反复学习,将其运用在社会主义中国并加以本土化,形成了具体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的经济思想。并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思想,完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理论上,顺应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潮流与新的趋势,明确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等新的理论命题。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面进入了一个创造性的新境界,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借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成分方面摆脱了长期以来要么“照搬照抄”,要么全盘排斥的倾向,开始采用科学的态度,予以合理的借鉴和吸收。上述探索成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人类经济理论成果的合理吸收与科学贡献。                                    
    2. 思想主张更加科学化。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期间,从各种经济工作中总结经验以及教训,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出更加完善科学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历史定位,这一理论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性内容,而且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提供了巨大的历史空间。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逐渐发展引发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革命。使经济体制理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逐渐纠正了长期以来对经典著作片面和教条的理解,而且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各种经济理论的完善,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根本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发展落后的生产力以及仍不够健全的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指导方针来协调各个层面的规划与发展,在此前提下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失衡问题。
     3. 思想主线更加和谐化。在经济发展中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和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和谐、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和谐、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国共产党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 思想目标更加民生化。和谐化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经济思想主线。未来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注重民生的改善。“以人为本“思想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这些都表明民生化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目标。
5. 思想内容更加体系化。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内容衔接紧密,较为完整地论述了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考虑到四个环节能够衔接进行的环境因素,宏观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等涉及的经济的思想等内容,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体系,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体系是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6. 思想方式更加深刻化。经过90年实践的探索,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将更加深刻化。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国,在未来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不局限于一定地方和区域,越来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在全球范围内,许多不同社会背景下成型的思想之间产生冲突和融合。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国,更应该广泛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并将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实现先进思想的本土化和深刻化。在经济体制理论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成这一理论的诸多理论元素也是全新的。面对未来,中国要继续实践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深化思想的认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连接起来,促进经济思想的深刻化和应用化。(学校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一等奖)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2]《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3]赵凌云:《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5]卫兴华 洪银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168页。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