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科学总结,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需要认真反复研读和领会。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她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带领最广大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斗,用28年的时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此后,又用70多年的时间,历经曲折坎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概括为四个创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领导力量,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因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已经用无数的史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救中国,并且代表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精神之魂。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坚强保障。
对于党中央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用9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我们明确指出了前行的道路和任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不断锐意进取、培元固本、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对我们是一种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和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不仅要立足本职,完成好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任务,而且要在自己从事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努力锻造中国学者的治学骨气和底气。所谓骨气,实际上就是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要形成自觉的政治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气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西方的意识形态要有甄别能力和清醒的认知。所谓底气,就是要有科学的、精专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得到广泛认同的科研创造力与科研成就,以增强中国学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将是我们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xb/gd_ktsb_1681/jxfdxqdbnzczqh/202107/t20210727_5350037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