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布衣
作者:孙聪瑞   编辑:熊晓芬 李世宽   发布时间:22-04-08      点击:

近来,闲读张曼菱女士的《中国布衣》一书,对中国布衣一词感触颇深,就随手写下这篇随笔。

“布衣,是保存有独立人格和本色文化的人。”而所谓的中国布衣便是作者父亲那样“不敢苟同”的平民百姓,而非那些从“过去”走来的许多名流巨櫱。而所谓的布衣精神,更是有着几近于圣人的不愿意麻烦别人与耽误别人时间的谦逊与尊严的品性。

《中国布衣》中的父亲本是银行的高级职员,被下放到边远的山区几十年,直至退休,其中的原因女儿张曼菱可能也并不知道。难能可贵的是父亲在历经沧桑后仍然保持着一份自尊和自爱,不愿意麻烦别人与耽误别人时间,这种自尊与自爱在当前社会却是太稀少了。多少人历经磨难,改变了自己的性格。磨难,像磨盘一样以岁月为轮辗压着人性。而更难得的还有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教育成为荒漠的年代告诉儿女们做人的基本的要素、道德和理性,使他们能呼吸到家庭洁净的空气。而我们现在多的是“言传”,身教太不让人满意。因而他才成了作者(女儿)心目中真正的知识分子,“心灵的文人”,而不是世俗意义上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

这大抵便是真正的中国布衣吧。中国布衣天然地与民间声气相通,融为一体。父亲的清明、仁善、厚道热肠,替别人着想,帮助人而不愿意麻烦别人,和千千万万的平民家庭何其相似!中国布衣没有舞台意识,有的只是心灵自由,独立人格,而追求自由也就走向了合乎人性的自然。女儿尽述父亲关于社会人生有一些看似平易,却又充满睿智的见解,譬如“钓者负鱼何负于钓”;把饺子磨成面,再用这面做成包子,这也算是历史功绩吗?这些不合潮流、不合时宜的见解,大概也注定了布衣父亲“不顺”的境遇。

那在这里,我就引用书中前言来谈我对中国布衣与布衣精神的理解吧: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无名有品,无位有尊。呜呼!中国布衣。

而在豆瓣APP上对《中国布衣》一书的简介是这样写的:“风云变幻的中国,幸存布衣精神吗?尘劫万千的龙种,还有布衣人格吗?布衣者,民间神髓,尘世高蹈都也,特立独行于帝阙与儒林之外,无名有品,无位有尊,任凭围剿放逐,依然拒绝趋奉,孤怀宏视,卓然独立于贩夫走卒、政客泼痞以及一切流俗者。作者以深痛莫解、情透纸背的文字,追溯父亲的中国式生命行迹,竟是纵深直入了奄奄以就尽的布衣本真精神的流变与绝地,直入了精神集体倾覆时布衣人格的担当和砥砺,虽系书生一己独力,却是来自文化本源,渊渊浩浩,不可得而穷测也。当太多美丽、崇尚的生命不堪深海般的劫难而摇尾伏地时,主人公不畏于势,不惑于神,不弃高贵的尊严于寸阴,孤守怀疑、叛逆、自由而旷达的布衣精神,极尽苍凉人生;那放逐于穷乡僻野的足迹明灭、精神高驰不胜寒的夜半惊醒,那永远渴望知音的细腻柔情与无限伤怀、始终与平民拥有一脉鲜血的个性星芒,那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时的识见与吁嗟,无不含有惊心动魄的境界,读来使人慨叹、锐痛、唏嘘难尽。该作韵气逼人,睿识煌跃,以怀远以深情大真晓示:东方古大陆最纯粹最尊贵最生动的本源精神-布衣精神,虽万劫而荧荧而未能尽灭,必光复有期。”这大概便是对《中国布衣》一书最好的概述与评价了吧。

注:本文原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78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