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散文大家杨闻宇
发布时间:15-04-10      点击:

检点“西大作家群”,就文学各门类而言,我以为有四人闻名全国,堪称一流。他们是小说家贾平凹,诗人雷抒雁,散文家杨闻宇,评论家何西来。贾平凹无可争议,雷抒雁、何西来已盖棺论定。一向低调的杨闻宇却对我的说法颇不以为然,谦称他不能和那三位作家校友相提并论,并在我的文稿中不容分说地划去了自己的名字。
   “杨闻宇”三字,在某篇文章中可以划去,但是在当代散文史上划不去,他丰厚的创作实绩无法一笔抹煞。且让我在这里晒一晒杨闻宇的作品:
   散文集:《灞桥烟柳》《白云短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月行色》《绝景》《大风起兮云飞扬》《不肯过江东》《绝调重弹》《风来浪也白头》《沉吟大风歌》《只有香如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佳丽风景三千岁》《笑我多情》。
   报告文学集:《罗盛教》《不惑的人生》《丙子双十二》《圣地风景》《红色婚姻档案》。
   长篇纪实:《近看西安兵谏》。
   理论著作:《漫谈军旅散文》《硝烟散去》。
   这么多作品,加起来总有四五百万字吧。
   四位校友作家都曾赠书于我,贾平凹2本,雷抒雁3本,何西来6本,杨闻宇最多,近20本。
   友人赠书,我会认真拜读。杨闻宇的作品,我读过的估计约有二三百万字。
   西大人中写散文的不少,但是论成绩,论作品的质和量,论写作态度的执著和坚守,杨闻宇无疑是最突出的。
   且让我引用几段网上对杨闻宇的介绍和评论:
   “杨闻宇,著名军旅散文大家。写过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偏重散文。有百余篇散文作品被各类文库、大系、选本收录。最擅长写有关军旅的文章,那种浩然正气、一腔热血,表现在散文里,就是文体上的气势雄浑、文采飞扬,立意构思上的别有洞天、自出新意,其作品被公认为中国当代雄性散文之佼佼者。”
   “数十年来,杨闻宇痴心不改地在散文创作上艰苦跋涉,狭窄中开拓宽阔,崎岖里收获坦境。他的散文创作成绩卓著,留下了诸多格调高远、激情澎湃、文采华美的佳作。这是无论圈内圈外的人有目共睹的铁定事实。在当代为数不多的始终坚持军旅散文创作的作家中,他独树一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闻宇从不自我炫耀,也不托人炒作,却引起并不相识的慧眼识珠者的关注和跟踪研究。湖南学者邹琦新发表长篇评论,从“一身浩气的当代军人”“一往情深的秦中子弟”“一意求新的文坛巧匠”“一腔睿智的思辨哲人”四个方面给予杨作以高度评价。这“四个一”抓得准,可称“知音”。有位年长的散文爱好者,出过6本散文集,多年来苦于看不到自己服膺的散文精品,一直等待着,寻找着。令他惊喜的是,“近年来,终于在散文之海中邂逅到一个并不响亮的名字---杨闻宇。我很快倾倒在他的散文面前,惊讶于当今大嚷大叫的文学评论界,在接二连三吹出一个个‘散文大师’的热闹中,竟然冷落了这样一位写出过大量散文精品,真正堪称‘大家’的散文家。”(鲁之洛《雄性的散文》)对此,我深有同感。
   杨闻宇出生于西安东郊农家,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经部队农场锻炼,应征入伍,被选派到时任兰州军区政委的开国上将肖华身边工作,担任秘书。肖华是军中才子,《长征组歌》的词作者。他对杨闻宇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定然赏识有加,鼓励多多,促其在创作上更快更好成长。但是杨闻宇从不多言此事,他不想借“大人物”来抬高自己。肖华进京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闻宇留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成为专职创作员,一干30多年,从未挪窝。他是国家一级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军级待遇。退休后举家移居青岛,仍笔耕不辍,时有佳作见诸报刊,并有新编文集问世。
   杨闻宇在兰州时,常去我的老家天水蹲点和采访,写了不少有关天水的文章,有的发表于《人民日报》,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惊动地方官员。因此,他在天水名气很大。而我长年在外,很少回乡,也与地方官员素无往来,在自己的老家寂寂无名。倒是杨闻宇这个外乡人不吝抬举于我,口口声声“我的老师千里青”、“千里青是我的老师”,使得父老乡亲对我多了一点了解和敬意。其实我虽比杨闻宇早几年毕业,并未给他上过课,“老师”不敢当,不过先后同学罢了。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