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响当当的西大人
作者:蒋思韵   来源:西北大学报    编辑:李世宽   发布时间:20-11-26      点击:


平均成绩91.4,绩点3.85/4.0,35门课程满绩(4.0),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入学第一学年,便靠实力获得国家奖学金,掌握英语、梵语、巴利语、日语等4门外语,参加各类比赛20余场,荣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6项,作为学校首批专项志愿者,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授课,古筝、围棋、篮球、写作、摄影……样样精通

她就是哲学学院2017级哲学专业本科生——刘郑宁。今年7月,她携论文《“关键概念”与“逻辑进路”:对〈宝性论〉的再思考》参与复旦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成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预选拔的唯一一名本科直博生。她说:“在西大的学习与生活,让我的哲学思维得到了提升,真正爱上了学术研究。”

“学哲学是我从小就向往的事”

刘郑宁是浙江宁波人,从小随奶奶生活在浙江舟山的她第一次接触到宗教文化,便对它产生了好奇。几年后,父母将一套季羡林文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期望她能从中感受前辈的精神。她回忆道:“季羡林先生对印度学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虽然我当时只能看懂一些散文,但同样给我带来很多感触,我也希望自己能接着老前辈的路继续探索下去。”

填报高考志愿时,刘郑宁只考虑了哲学专业。她笑着说:“因为从小我对佛教研究很感兴趣,便选择了哲学专业,后来发现哲学的其他二级学科同样别具魅力。”来到西大后,她不仅从专业课程中汲取知识,也在各类学术活动中明确了方向选择。入学第一学年,她便靠实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前三学年平均成绩为91.4,绩点为3.85/4,连续三年综合测评获专业第一。

在她眼中,学哲学虽然难但却有很强的启发性。每节课前,她会将老师推荐的文献反复阅读,在课堂中积极发表看法。在阅读中,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令她印象最为深刻,她笑着说:“这本书非常难读,虽然每天推进不了几页,但一点点读下来的过程让我很有成就感。”她认为在学习中要注重学与思的结合,看来的东西往往不属于自己,只有多加思考才能真正弄懂它,而这种反思精神也是哲学学习教给她最宝贵的道理。

“在实践与交流中坚定学术方向”

大学期间,刘郑宁共主持或参与了3项国家级、校级创新训练项目。2018年,她前往罔极寺、清凉寺、法华寺等7个寺庙进行考察学习,尝试探索当代比丘尼群体所面临的歧视问题。结项后,她携全英论文《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scrimination Faced by Contemporary Bhiksuni》参与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引起热烈反响。

此外,刘郑宁还在《华夏文化》上发表了《孔氏南宗对浙西地区儒学发展的影响》;个人独作的《倒置与正立的“阿湿婆陀树”探微》入选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

哲学学院每年会带领学生前往乾陵、法门寺、扶眉战役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活动中袁志伟老师对于佛教艺术的讲解开拓了刘郑宁的研究思路。她分享道:“一开始我只是关注佛教义理的相关内容,袁老师让我明白佛教的艺术和历史中同样需要留意,我也因此选择了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的研究方向。”

除此以外,她还经常通过线上课程、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剑桥大学、慕尼黑大学等校的专家学者保持沟通交流。

在准备复旦大学夏令营活动的入营论文时,刘郑宁找到历史学院的李利安教授寻求指导。她感激地说道:“李老师虽然很忙,但凌晨两三点还在帮我看文章、鼓励我,还专门找了其他两位老师提供修改意见。”从正文到注释、从梵汉对勘到英文摘要,她前后保存了7版修改稿。她说:“复旦的老师们认为文章较为详实,具备可深入挖掘的点。正是因为老师们前期的帮助,我的论文才有进一步的提升,最终得到认可。”

“自学多门外语,只为更好地做研究”

大二开始,刘郑宁报名了英语涉外翻译的辅修课程,并多次参与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沙龙活动。对于英语学习的坚持也让她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全国口译比赛陕西赛区一等奖等累计13个英语赛事奖项。

2019年,她参与了由社科院哲学所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承办的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3期(环境哲学)全英文高级研讨班,同海内外学者面对面交流。谈到这些丰富的经历,她谦虚地说:“我在学习中更注重外语的实际运用。正因为有研究的需求,学习外语对我来说也变成了一个很快乐的过程。”

为了深入阅读文献,刘郑宁从大一开始自学梵文。在李利安教授的推荐下,她趁暑假参加了杭州佛学院的梵文培训班,并以满分结业。除了在b站等平台搜集学习资源外,她还申请参与了上海师范大学的首届世界史古代语言研修活动班(梵文班),成为全国录取的5位学员之一。“研修班中每个人的专业不同,经常会因同一个问题产生辩论。这段经历也让我发现评判一件事时不能主观臆断。”她分享道。

在语言学习中,她经常会把经典文本一句句地“细抠”下来,遇到不会的单词立马查询字典,用自己的话进行翻译。2019年第四届国际维特根斯坦学术研讨会期间,在文稿翻译过程中,刘郑宁就具体学术词汇的翻译与哲学学院张学广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评价道:“外语功底如此深厚的学生,实属少见,值得好好培养。”

刘郑宁说:“如果不会外语,在学习中只能看别人的二手资料,自己对理论本身没有清晰的判断。”为了阅读专业文献,她在三年内学会了梵语、巴利语、日语等多门外语,并在近期开始藏语与德语的入门学习。

“时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

刘郑宁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不仅是班级第一批入党的同学,还是参与学院官方微信创建的第一任学生干部。从开始的一人兼任撰稿人、摄影、编辑,到带领部门快速发展。辅导员房晓老师评价道:“刘郑宁学术功底深厚,兴趣广泛,作为学生干部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是个品学兼优、文武全能的好姑娘。”

除了学生工作,刘郑宁还在宁波博物馆担任了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在500小时以上。疫情期间,作为党员的她主动报名担任首批志愿者,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教授数学。此外,她还加入了“翻译志愿者联盟”,为海内外医疗物资信息沟通提供语言协助。她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多。”

在日常生活中,刘郑宁还喜欢运动、象棋、古筝……大一时,她代表学院参与篮球赛与足球赛,分获校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喜欢数学的她,入围了2018年国际青少年数学竞赛。今年5月,刘郑宁代表学校参与“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两校象棋友谊赛”,一举拿下校际赛总冠军。从小学习古筝的她还曾是校乐团的成员之一,在学校迎新晚会上登台演出。

当问及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时,她说:“时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只要是想去做的事情,我都会尽力去做好。”

刘郑宁说:“好的学问是融入生活、生命的,是饱含着生命之‘诚’,是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极深刻的理解。”三年里,她在艰深的经典文本中锤炼思考,也在实践中蜕变成长。未来,她更希望以西大为起点,不断砥砺自身,不负青春。

注: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53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