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
|
7月23日,学校在长安校区召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以下简称“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总结会暨全国总决赛动员会,副校长曹蓉出席会议,教务处有关负责人、相关院(系)创新大赛分管领导以及省级复赛参赛项目师生代表参加。 会上,教务处负责人汇报了创新大赛省级复赛参赛组织及全国总决赛筹备情况。省级复赛参赛师生代表分别从项目培育、个人收获等方面分享参赛经验和备赛经历。 曹蓉总结了我校在参加 |
|
发表时间:2025-07-23 |
|
推进AI+文化遗产保护新范式
|
中国社会科学报巴彦淖尔讯 (记者陆航 实习生白玺)7月19日,AI+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采集、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等主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琳表示,AI+文化遗产保护是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是守护文明根脉的创新探索。AI促进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深度 |
|
发表时间:2025-07-23 |
|
对话舒德干院士:AI时代,知识积累仍然...
|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近日,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舒德干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 |
|
发表时间:2025-07-23 |
|
学校开展在建基建项目检查
|
7月23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振海实地检查我校长安校区新建20、21-22号学生宿舍楼和人才公寓建设项目,基建处负责人参加,各参建单位相关人员陪同。 在施工现场,李振海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汇报,详细询问了当前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对项目前期克服诸多困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参建单位在高温下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
|
发表时间:2025-07-23 |
|
获取超过3.5万枚!科学家成功破解
|
记者20日获悉,经过七年艰苦攻关,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出土的寒武纪小壳化石,成功破解小壳化石保存之谜,揭示了小壳化石有磷酸盐化、白云石化、海绿石化等多种保存方式,找到了磷酸盐化在寒武纪后期的小壳化石保存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学前沿》杂志。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七年,对近8吨寒武纪早中期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酸蚀处理,成功 |
|
发表时间:2025-07-22 |
|
校党委书记蒋林带队赴定点帮扶村推进乡...
|
7月22日,校党委书记蒋林一行赴学校定点帮扶村铁炉子村和齐塬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召开“西北大学驻村工作队工作会议”。商州区委书记陈泽勇,商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丹龙,学校组织部、国内处、经管学院、城环学院、食品学院负责人,西北大学驻村工作队全体干部、学校挂职牧护关镇干部,牧护关镇、麻街镇、铁炉子村、齐塬村“两委会”干部及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加活动。 会上,铁炉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生口 |
|
发表时间:2025-07-22 |
|
校领导调研指导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
|
|
发表时间:2025-07-22 |
|
我校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
7月21日上午,学校在长安校区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专项工作推进会,人力部、教务处、科技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主持。 会上,科技处负责人汇报了西北大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方案。与会人员围绕研究院建设,就本科生及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校企资源融合模式创新、研究院人员管理及评价等展开了交流讨论。 陈富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西北大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 |
|
发表时间:2025-07-22 |
|
校领导调研指导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
7月2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蒋林、校长孙庆伟、副校长曹蓉前往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现场,实地调研招生进展情况并开展工作指导。党(校)办、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陪同。 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教务处招生工作负责人关于今年学校总体招生情况的汇报,重点了解了陕西新高考改革首年,学校在招生专业优化、招就联动机制建立、专业组科学设置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整体投档录取的实际情况。蒋林、孙庆伟、曹蓉对今年招生工作取得的成效 |
|
发表时间:2025-07-21 |
|
获取超过3.5万枚!科学家成功破解→
|
记者20日获悉,经过七年艰苦攻关,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出土的寒武纪小壳化石,成功破解小壳化石保存之谜,揭示了小壳化石有磷酸盐化、白云石化、海绿石化等多种保存方式,找到了磷酸盐化在寒武纪后期的小壳化石保存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学前沿》杂志。 受访者供图。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七年,对近8吨寒武纪早中期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 |
|
发表时间:2025-07-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