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搜索结果页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第一...
5月23日,学校在长安校区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第一次专题工作会。校长孙庆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远军,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董国强,各机关、业务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附属、科研、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副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本科教学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曹蓉主持。 教务处负责人围绕审核评估开展情况,梳理
发表时间:2025-05-23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考古现场举办“遗址开...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在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公众考古“遗址开放日”活动,来自班迪汉区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该遗址位于苏尔汉-谢拉巴德河谷中部的班迪汉绿洲,是一处早期铁器时代的聚落遗址,2023年9月中国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该
发表时间:2025-05-23

我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校园复查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经过严格规范的复查评估,继续保留我校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20年第一次通过全国文明校园复查以来,我校坚持把深化文明创建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统筹推进,按照“诚信奠基、文化引领、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巩固深化思路
发表时间:2025-05-23

我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校园复查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经过严格规范的复查评估,继续保留我校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20年第一次通过全国文明校园复查以来,我校坚持把深化文明创建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统筹推进,按照“诚信奠基、文化引领、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巩固深化思路
发表时间:2025-05-23

我校承办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
5月2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承办的“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会上,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阿尔及尔第三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共同发起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学术联盟”正式启动。开幕式上揭牌了“丝路沿线国家情势智能感知实验室”,举行
发表时间:2025-05-23

学校召开稳定安全、安全生产联席工作会
5月22日,学校在长安校区召开稳定安全、安全生产联席工作会,分析研判当前学校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稳定安全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赵作纽主持。 会上,各成员单位汇报了近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稳定办负责人、安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当前重要时间节点的相关工作作了再
发表时间:2025-05-23

不在实验室的科学家,用AI技术颠覆动物...
20多年前,郭松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跟随导师李保国教授在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金丝猴。白天他们在山林间追踪猴群,夜晚借宿在山下的村民家中。因为老鼠太多,次日清晨经常因找不到鞋子而苦恼。 彼时的郭松涛刚接触野生动物研究不久,常年风餐露宿,皮肤晒得黝黑。他坦言,曾一度羡慕实验室中穿白大褂的同窗。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松涛记录金丝猴。西北大学供图 然而,当第一群川金丝猴从他头顶的枝桠间腾跃
发表时间:2025-05-23

我校举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5月22日下午,“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西北大学2025年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在长安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远军,历史学院教授兰梁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斌、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专职团干、西北大学青年先锋宣讲团成员代表、青年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会议由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研究生李雨豪,“优秀共青团员”代表、新闻传播学院2023
发表时间:2025-05-23

“识脸”又“读心”——人工智能技术助...
动物与人类朝夕相处,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经常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了解动物的习性。但是,如何准确、快速地识别动物,从而科学地认识并开展保护工作呢?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松涛研制的“猴脸识别”技术,精准识别每一只猴子的外貌特征,为野生川金丝猴建立了详细的身份档案。如今,该项技术再次突破,川金丝猴的肢体动作、行为习惯等都可以成为个体识别的依据。 5月15日,郭松涛团队正式发布可以解析动物行为
发表时间:2025-05-23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班迪汉2号...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遗址开放日”。来自当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马健教授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班迪汉2号遗址位于苏尔汉-谢拉巴德河谷中部的班迪汉绿洲,是一处
发表时间:2025-05-23

共有 21,02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103 页   当前第 42 页 转到
要闻聚焦—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