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洲教授详解中国疆域、边疆与边疆学
作者:历史学院 社科处   编辑:熊晓芬   发布时间:25-04-10      点击:

4月9日下午,我校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周伟洲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第416讲暨“马长寿学术讲座”第5讲,作了题为“关于中国疆域、边疆与边疆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学院裴成国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80余人到场聆听和学习。

本次讲座分为“中国边疆史—古代疆域、边疆理论若干问题”与“关于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几点思考”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周伟洲教授首先对“历史上的中国”概念进行了介绍,之后指出只有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中国才存在疆域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天下观”历代的内含及其发展是十分复杂的,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都是相对的,绝没有与今天疆域一致的绝对统一。之后,周伟洲教授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多家观点对“边疆”一词的含义进行了讨论。关于中国疆域确定标准及形成规律、特点等问题,周伟洲教授也一一作了解释,指出古代中国疆域确定的标准只有行政管辖这一标准,其发展阶段主要分为古代疆域和近现代疆域两大阶段。在第二部分中,周伟洲教授回顾了中国边疆学发展的历程,将其分为清代乾嘉、道光时期的萌芽时期、上世纪30至40年代的发展和初步形成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研究繁荣及重新建构中国边疆学学科的时期三个阶段,并对中国边疆学学科基本理论的构建进行了介绍。最后,周伟洲教授提出构建中国边疆学学科应当加强理论建设探讨、重视边疆现实问题、建立专门边疆研究机构等7条宝贵建议。周伟洲教授探讨的既是理论问题,也是与国家的边疆治理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体现了他致力于为国家边疆治理理论不断探索的使命感。

周伟洲教授还对现场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讲座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顺利结束。


周伟洲教授

现场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